第395章 徐州会战结束2-《抗战之战地记者》


    第(3/3)页

    守军指挥官川军中将师长王铭章以劣势兵力,阻击日军精锐矶谷师团超过3天,守城的川军自师长王铭章以下3000余官兵全部殉难,城内300多名重伤员得知消息后,宁死不落敌手,或以手榴弹自戕,全部壮烈牺牲。

    “滕县保卫战”中川军无一俘虏……

    此战过后,自淞沪会战川军第26师以全师4000余人战死3400余人,力阻强敌,成为参战的48个师级建制中战绩最好的五个师之一后,滕县之役,再无天下人不识君!此“君”即是川军。

    类似于川军这样的军队在徐州会战中很多,大家虽然没有先进的武器装备,但是大家用自己满腔热血染红了这个青天!

    这次大捷还得力于其他战线的军队和游击队的积极配合和协助,他们阻挠敌人的运输线,在作战最关键的时刻拖住敌人的兵力。

    其中最著名的当属于徐州大撤退的时候的游击战!

    兵败台儿庄后,日本方面不愿意承认自己失败,他们不敢相信自己居然会失败,也不愿意承认这种失败。

    所以,为了找回面子,他们当即开始增兵,13个师团,共计30万人开始赶往徐州会战,准备在这里重新找回自己的场子。

    特别是在蒙城、永城、萧县、郓城、单县、金乡、鱼台相继失守后,日军欲对徐州的60万中国军队进行合围之企图已经越来越明显。

    而深知在大平原与日本机械化部队决战并非明智之举的李将军为了不重蹈淞沪会战与南京保卫战覆辙,决定撤出徐州。

    但在战争中,撤退远比进攻更难掌握,一旦操作失误,撤退立刻就会演变成大溃败。

    这一点我相信他应该从金山卫登陆战中得到了不少的经验,在那次登陆战中,国军本来就是准备撤退的。

    但就是因为错过了撤退时机,导致日军提前抄了后路,对国军的撤退造成了极大的阻碍,数十万大军被击溃,也间接导致了南京城的快速失守。

    而这次为了让部队的撤退能够有序进行,李将军最终确定了撤退方案:各部队遇日军进攻后,稍作抵抗,然后寻找机会撤向山区、湖沼地区,化整为零,与日军进行游击战,然后逐渐脱离战场。

    作战计划制定后,各部坚决执行,配合默契,交替掩护,有序撤离,完全不似国军撤出南京时乱做一团的混乱局面。

    国军在徐州外围利用山川湖沼的地形优势作为掩护,且战且退,机动作战。

    利用这种灵活的游击战术,国军在与日军纠缠逾1个月后,大多撤出了战场。

    留守徐州的刘汝明部先是摆出一副死守徐州的架势让日军不敢怠慢,随后在其他军队大多安全撤出后突然撤出徐州。

    这个时候大部队已经撤离了徐州,他们留下来殿后的小部分人马就可以快马加鞭的与前军汇合。

    5月18日,李宗仁与长官部官兵一应人员约千余人,乘夜色经宿县、蒙城,越过敌人的包围圈移驻河南潢川。

    当日军于20日占领徐州后,意外的发现他们得到的是一座空城,日军在徐州合围歼灭中国军队的计划彻底破产。

    这就是在徐州会战中,第一次运用游击战的方式取得的胜利,虽然没有在正面战场直接击溃日军,但是也取得不小的阶段性成功!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