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6章 教育制度-《抗战之战地记者》


    第(3/3)页

    虽然在中华民国成立后,孙先生立即强调在中国实行免费义务教育。民国元年,中华民国教育部就明确规定:“初小、师范、高等师范免收学费,教育、科学、文化之经费,在国家不得少于其预算总额15%,在省不得少于其预算总额25%,在市、县不得少于其预算总额35%,其依法设置之教育文化基金及产业,应予保障。”

    但是虽然国家对教育做出了一定的措施,但是这些措施在目前这个环境下,并不能解决教育的问题。

    虽然初小免受了学费,但是高校的学费却并不便宜。

    有的大学花费几十块大洋就可以读,而有的大学则需要两三百块大洋才有资格去读。

    在民国二十九年:北京颐和园附近的普通老百姓,其普通家庭的年总收入顶多也就两百块大洋左右,再除去最根本的衣食花销、家庭年收入不到两百块大洋,还有最基本的住行开销也要花掉一百多块大洋,这样一年下来,最多也只能存下十几块额外的大洋。

    就这样的收入,怎么可能能在动辄几十上百的高校当中却学些呢?

    这些还只是显性花费,还有很多的隐性花费。

    比如,如果孩子去了学校,家里就将减少一个重要的劳动力,特别是男孩子,如果没有上学,更是在十岁出头就开始承担起家里的劳动力了。

    一旦他们去了学校,必然就不能继续劳动了,虽然初小不用花钱,可是去高校却是一笔不菲的费用!

    此外,除了这两个花费之外,还有一个地方需要花费大量的钱财,那就是考试!

    这个时候全国范围内的学校都只有自主招生,并没有统一的高考。

    所以,如果你想要进入高校学习,就必须先要拥有高中的文化水平,然后才能去想要去的高校保命考试,考试通过后才能交钱入学。

    这个花费就体现在考试报名的费用上,与全国统一高考的免费不同,这个资助招生的考试是需要缴纳报名费的。

    虽然不多,一般也就是三五块大洋,在民国二十九年的时候,北京大学和中山大学的报名费用都是三块大洋。

    按道理来说,报一次名三块大洋,一般家庭省省还是能凑出来的。

    可问题的关键就在于,一般学生的报名都不会只报一次,当然和后世的一次考试没过,再报一次不一样,他们的报名是一次性报很多个学校的。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