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大结局】-《杜氏有巧女(完结)》


    第(2/3)页

    唐芽听后,也不说话,只是很少有的抬头瞧了他一眼。

    他的眼中平静无波,可若细细看去,却又像极了一潭深不见底的黑池水。

    只这么一眼,就将明宗看的心下大乱,过了许久才干笑着问道:“阁老这是何意?”

    唐芽复又垂下头去,淡淡道:“如今您已是天子,日后该多多留心天下大事,这等细枝末节的琐碎,以前倒罢了,今后就免了吧,自有该操心的人去操心。”

    说完,就恭恭敬敬的行了一礼,退了出去。

    明宗却坐在位子上一动不动,久久回不过神来,脑海中只反复回荡着一句话:

    “以前就罢了,今后就免了吧。”

    他知道了,他知道了!

    他知道当初十二皇子和三皇子的事是自己下的手了!

    除了近前伺候的,谁也不知道,打从这一日起,明宗就频频做噩梦……

    明宗还在做皇子时就不受重视,取的正妃,也就是如今的皇后也是四品官的女儿,性格柔顺,温婉有余大气不足,如今突然成为国母,瞧着总有些怯怯的。

    她与明宗有两个儿子,长子虚岁三岁,次子还不满一岁,因是贫贱时候过来的,感情倒好,颇似寻常百姓人家亲昵。

    可这样的人,莫说国母,就是出息些的皇子正妃,也是有些不够格的,虽然明面上不说,但如今诸多人家私底下闲话起来,谈及这位皇后,也频频摇头。

    唐芽被封为太子少师的消息传开之后,整个开封都抖了几抖,这下可真是位极人臣了。

    不过说起来也在意料之内,议论一回也就罢了。

    科举过后,等到五月份,何葭已顺利生下一子,杜文欢喜的疯了,亲自为儿子取名杜鸣,取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之意。

    南边的有功和有过的朝臣也都陆续北上,韩凤是第一批到的。

    他在此次战役中,非但没有因为自己是文臣而退缩,反而亲自上阵杀敌,令士气大涨,在绝对劣势的情况下守住城池,着实举国震动。

    可也因为亲上战场的缘故,韩凤多处受伤,更有一道疤痕横贯整个左脸,瞧着十分可怖。

    而大禄朝明文规定,身有残缺或容貌受损者不得为官,因此朝廷上对韩凤接下来的处置产生分歧。

    大部分人认为,韩凤有功不假,该重赏,可祖宗之法不可废,继续为官是万万不能的了,不过封个爵位隐蔽子孙也就是了。

    可以牧清寒为首的少数人却坚持认为,韩凤非但该赏,还该重赏;不仅该封爵,便是官也该升!

    “既是有功之臣,自然该加官进爵,当为天下之表率,我朝招贤纳士看的是胸有丘壑,岂能以颜色好坏论长短?

    若真如某些人所言,明褒实贬,必然叫忠勇之士心寒!左右拼了命去做,最后反倒丢了乌纱,日后若再遇到什么危难,谁还敢上前?

    如此不分轻重、不辨忠奸之事,本就不该发生在我朝!”

    反对党之所以反对,所依仗的也不过是祖宗规矩,张口无先河,闭口没旧历,反正说不出什么花儿来。

    堂下争了半天,吵得圣人头痛。

    他见唐芽自始至终都一言未发,等下面告一段落,才笑着问:“唐阁老如何看待?”

    唐芽出列,也不多说,只道:“韩凤忠肝义胆,可堪大用,臣以为可为吏部侍郎,加封安远将军。”

    吏部侍郎是从三品的文官,有实权,凭的是政绩;而定远将军却是从三品的封赏爵位,无实权,凭的却是军功,也算文武并济了。

    众人一听,还要说什么,却见明宗已然点头称是,竟半点不改,就这么原封不动的封了下去,又道:“祖宗之法固然要守,但不可愚守,似韩爱卿此等为国分忧的好官,若不加以重用,岂不寒了天下义士忠臣的心肠?

    诸位爱卿也莫要一成不变。”

    六月初,卢雍等人进京,卢昭和庞秀玉亲自到城门口迎接,等到见到没了一条胳膊的父亲从马车上走下来时,这个铁打的汉子到底是在外头泪雨滂沱。

    二十年,父子二人整整分别了二十年!

    再见到已经长大成人的儿子,卢雍也激动非常,一把花白的胡须不住抖动,老泪纵横,观者无不动容。

    入宫,面圣,卢雍得封南国公,庞鼎元庞老将军得封骠骑大将军,可世袭。

    唐芽派去的十名死士,回来时只剩下三人,俱都伤痕累累,卢雍和庞鼎元在朝堂之上据理力争,拼着不要自己的勋爵,也替他们各自争取了追封和活人的封赏。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