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烛之武是如何迫使秦军撤退的? 公元前630年,晋文公联合秦国去征讨郑国。 晋国的兵马驻扎在郑国西边,秦国的兵马驻扎在郑国东边,声势浩大。 郑文公慌了神,连忙召集群臣商量对策。 郑国的大夫佚之狐对郑文公说:“如果请老臣烛之武去见秦穆公,凭他的口才定能说服秦国退兵。” 郑文公赶紧派人去请来了烛之武。 烛之武趁着黑夜以一根长绳滑下城墙,直奔秦营,在营门之前放声大哭。 秦穆公让手下人把烛之武叫了进来,问道:“你到我们军营里来哭什么呢?” 烛之武说:“老臣哭郑也哭秦呀!” 秦穆公感到奇怪,问他是什么意思。 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就要灭亡了!灭亡郑国如果有益于秦国,那也不枉您千里迢迢地带兵前来。 但郑国灭亡,直接受益的是晋国,您为什么要损耗兵力来使邻国强大呢? 邻国实力变得雄厚,就等于您的力量被削弱了。 如果您不灭郑国,郑国就会成为秦国去往东方道路上的主人,贵国使臣来往经过,我们为他们提供食宿给养。 再说晋国哪里有满足的时候? 它既以郑国作为东边的疆界,又要扩张西边的疆土,如果不图谋秦国,它到哪里去夺取土地呢? 希望您还是多多考虑这件事。” 秦穆公觉得烛之武说得很有道理,就放弃了攻郑,并且决定与郑国结盟,接着又派杞子、逢孙、杨孙等大将帮助郑文公戍守郑国的边疆。 贩牛商人弦高是怎样变成使臣的? 公元前628年,晋文公即位8年后病死,他的儿子襄公即位。 此时,秦廷中有人劝说秦穆公乘机讨伐郑国。 秦穆公于是派百里奚的儿子孟明视为大将,蹇叔的两个儿子西乞术、白乙丙为副将,率领三百辆兵车,偷偷地去打郑国。 次年二月,偷袭郑国的秦军进入滑国地界(在今河南),忽然有人拦住去路,说是郑国派来的使臣求见秦国主将。 孟明视大吃一惊,亲自接见那个自称使臣的人,并问他前来干什么。 “使臣”说:“我叫弦高,我们的国君听到三位将军要到郑国来,特派我送上一份微薄的礼物,慰劳贵军将士。” 接着,他献上四张熟牛皮和十二头肥牛。 孟明视原打算在郑国毫无准备的时候,进行突然袭击。 现在郑国使臣老远跑来犒劳军队,这说明郑国早已有了准备,要偷袭就不可能了。 他收下了弦高送给他们的礼物,对弦高说:“我们并不是到贵国去的,你们何必这么费心? 你请回吧。” 弦高走了以后,孟明视对他手下的将军说:“郑国有了准备,偷袭没有成功的希望,我们还是回国吧。” 然后,他们便顺手灭掉滑国,唱凯而归。 其实,弦高不是使臣,只是个贩牛的商人。 当时,他赶着牛要到洛邑去贩卖,听说秦军要偷袭郑国,心里十分焦急。 他明白:如果秦军偷袭得手,那么自己的国家百姓就会遭殃。 他急中生智,冒充郑国使臣骗了孟明视,郑国至此安定了下来。 崤山之战的战况如何? 晋文公去世后,晋国听说秦国趁着晋国办丧事的时候攻郑,非常气愤。 晋国在秦军回国的必经之地崤山(今河南渑池、洛宁一带)布下了重兵,专等秦军的到来。 再说秦军灭滑以后,抢掠了大量金银珠宝、粮食衣物,班师回国。 四月初,秦将孟明视率领军队到了渑池(今河南省渑池县)。 白乙丙对孟明视说:“离这儿不远就是崤山了,我父亲再三嘱咐要多加小心,咱们可得千万注意,防备晋军有埋伏啊!” 孟明视说:“有什么好怕的? 过了崤山,就是咱们秦国的地界,我在前边开路,你们放心走吧!” 孟明视派勇将褒蛮子做先锋,自己紧紧跟着,在前面开路。 秦军走着走着,忽然听到远处有鼓角的声音,有人大喊:“不好了,晋兵来了!” 秦军一听,队伍顿时乱了起来。 孟明视说:“不要慌,深山野岭,哪儿来的晋军? 你们放心走吧,我来断后。” 说完,他跟在队伍的最后头。 又走了一段路,有人跑来报告:“前边的路让乱木给堵死了,没法通过。” 孟明视跑到前面一看,只见横七竖八的木头上竖着一面红旗,旗杆有三丈多高,旗上大大一个“晋”字。 孟明视故作镇静,大喊道:“这是晋军吓唬人的,不要停留!” 他吩咐士兵放倒红旗,搬开乱木,开路前进。 这边秦军刚放倒红旗,那边晋国大队军马就杀出来了。 原来这里是崤山最高的地方,晋军人马都埋伏在山谷当中。 红旗是晋军的信号,按照事前约定,晋军见红旗一倒,便立即冲杀出来,直扑秦军。 秦军不敢抵抗,四散逃命。 晋军又放了一把火,霎时间山谷变成了火海。 秦军争相逃命,你推我挤、互相践踏,烧死的、挤死的、踩死的不计其数。 孟明视、西乞术、白乙丙三员大将都成了晋军的俘虏。 华元用什么方法替宋国解围? 公元前595年,楚庄王派申舟出使齐国,途中必须经过宋国,庄王却又不许申舟按照当时的惯例向宋国借道。 申舟说:“郑国人固执死板,倘不借道,我很可能会被他们杀死。” 庄王说:“若果如此,我一定会替你报仇。” 申舟至宋,果为宋人所杀。 庄王闻讯大怒,亲率大军伐宋。 当年九月,楚师围宋都城。 宋使人至晋求救,晋人不愿发兵救宋,却派大夫解扬去告诉宋人不要投降,诡称晋之大军将至。 解扬经过郑国赴宋,被郑人抓住献给了楚庄王。 楚庄王厚待解扬,让他劝宋人投降。 解扬假意答应,但在登上观察敌情的巢车与城上的宋人对话时,却告诉宋人晋国即将尽起大军前来援助。 庄王以解扬背信而欲杀之,解扬说:“我完成了国君交给我的命令,这才是真正的守信。” 庄王释放了他。 楚军长期围城,从公元前595年直至公元前594年,并在城外盖房种地,做出打算长期围困的样子。 宋人害怕起来,执政华元亲自于夜间偷入楚营,把楚军主将子反从床上拉起来对他说:“我国已粮尽援绝,燃骨为炊、易子而食。 但我们宁愿与国俱亡,也不愿订城下之盟。 如果你们肯退兵三十里,我们就唯命是从。” 子反害怕华元用强,不得不答应华元的要求,并与他私下订立了退兵的盟约。 第二天,子反将此事报告庄王,庄王命楚军后退三十里,宋国遂与楚国结盟,决定修好停兵。 秦穆公称霸西戎的功臣是谁? 秦国地处渭水流域,于西戎、北狄之间。 周宣王时封秦仲为大夫,秦仲在攻伐戎、狄的战争中战死;其子庄公继续攻伐西戎,被周宣王封为“西陲大夫”。 西周灭亡,秦襄公因护送平王东迁有功,被封为诸侯,占据了以岐、沣为中心的广大地区,建都于雍(今陕西凤翔),势力逐渐发展起来。 经过一百多年,到秦穆公时,秦国发展成为强盛的奴隶制国家。 秦穆公的霸业得益于善用人才,招来许多贤人为他辅佐政事,如当时著名的政治家百里奚协助秦穆公改革内政、发展生产,使秦国国力渐强。 在晋称霸时,秦也很想向东发展自己的势力。 秦晋殽之战后,秦向东扩张的道路被晋所阻。 于是,秦穆公采用谋臣由余的计谋转而向西发展。 在由余的指点之下,秦国对戎人的山川地理、民情风俗了如指掌。 于是,秦国开始了对戎人的大规模征伐。 短短一年里,秦国共消灭了戎人的十二个大的部落,开拓疆土千余里,终于在西方称霸。 为什么说楚庄王曾一飞冲天? 秦穆公称霸的同时,位于南方的楚国迅速发展其势力,乘机灭掉了周边一些小国。 但楚庄王登上楚国国君宝座后,却不理朝政,每天只知田猎消遣,回到宫中就与宫女日夜饮酒作乐,他还颁布一道禁令:有敢谏者,死无赦。 有一天,大夫伍举求见楚庄王,庄王问道:“你是来喝酒、听音乐呢,还是有话要对我说?” 伍举答道:“我不喝酒,也不听音乐,是来给您说隐语解闷的。” 伍举说:“有只大鸟三年不飞也不动。 大王,请您猜猜是什么鸟。” 庄公略一沉思,道:“我明白了,这不是凡鸟。 三年不动,是在决定志向;三年不飞,是在生长翅膀。 它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伍举明白了楚庄王的意思,高兴地退了出去。 又过了几个月,大夫苏从去向楚庄王进谏。 楚庄王下令解散乐队,遣散舞女,每天临政。 他杀掉了几百名恶吏,任用了几百位贤人,楚国出现了政治清明、国势强盛的局面。 鄢陵之战的结局如何? 公元前575年春天,楚国以汝阳之地为代价诱使郑国叛晋归楚。 此举激怒了晋国,晋厉公决定兴师伐郑,楚共王领兵救郑,两军相遇于鄢陵(今河南鄢陵西北)。 楚军采用以往策略,在黎明时突然逼近晋军营垒。 晋军填井平灶,疏散行道,列队应战。 由楚逃晋的苗贲皇献计晋厉公。 他认为楚中军兵力强大,左、右军兵力薄弱,应首先改变晋军中、下军严整的阵容,诱使楚左、右军进攻中军,然后集中上、中、下军与新军共击楚精锐的中军王卒。 晋厉公听从了苗贲皇的计谋。 楚共王见晋军兵力薄弱,率中军进攻,遭到抗击。 共王伤目,中军后退,晋军乘势猛攻楚左、右军。 激战从晨至暮,楚军伤亡惨重,只得暂时收兵,在夜间补充兵力,准备鸡鸣再战。 后因主帅子反醉酒,不能商议军机,楚军被迫夜遁。 晋军不费吹灰之力就攻进了楚国的军营。 楚军班师,到达瑕邑,共王派人对子反说:城濮之战,先大夫子玉使军队覆灭,当时国君楚成王不在军中,因而责任要由子玉来承担。 这次战败,您不要认为是自己的过错,这是寡人的罪过。 子反叩头认罪。 令尹子重和子反平时有矛盾,就派人去说了一些讽刺挖苦和威胁的话。 子反准备以死谢罪,共王赶紧派人去阻止,还没赶到,子反就自杀了。 鄢陵之战,并没有从根本上挫败楚军的精华,晋、楚争夺霸主的斗争仍然没有停止。 但这次战争使晋厉公扬威于诸侯,开始图霸中原。 第(2/3)页